計畫緣起

我們希望透過此計畫,讓行動得以傳承,改變得以蔓延。我們找尋用具體且持續行動作出改變的年輕世代,藉由故事描繪出他們的面貌與精神。

2019清華築夢家專訪

我們邀請16位校友,透過專訪,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故事,包含他們所堅持的價值。

2017尋清華築夢家

2017年,我們發出尋人啟事,找出正在努力開創各種事業的新世代校友。

2017活動網站

專題報導

丁俊宏:給自己目標與挑戰,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

撰文/郭欣妤

丁俊宏在學生時期創業經驗中,嘗試將所學用在解決客戶的問題,希望自己所學是有用的。建議這個世代的人應該要走出舒適圈,做值得挑戰的事情,也能更清楚自己學習的目標。

江玉敏:別畏懼當先驅者,走出人生的康莊大道

撰文/潘又禎

在國際志工團、以色列交換經驗中,江玉敏看見了一些國際上的議題,難以想像奴隸制度仍在現代盛行,思考我們真的自由嗎?也看見世界上有許多人正在為受苦的人發聲,希望大家都能夠看見這些現象並透過些微的行動累積力量。

吳君薇:感受自己從哪裡來,踏實走每步路

撰文/郭欣妤

從無意間發現新竹巷內間藏有美麗的老房子開始,吳君薇與一群夥伴認真探索新竹,希望將美好的新竹文化透過適當的轉譯與導讀,讓更多人認識,也才可能產生行動與改變,讓這些意義深遠的在地文化能夠保存下來。

李芝融:每一個人生交叉點充滿思辯與反思,畫出環環相扣人生軌跡

撰文/陳穎兒

李芝融在校時期曾經與夥伴推動環境相關議題,從氣候變遷議題出發,歷經創辦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參與模擬聯合國到服務於坦尚尼亞小型企業Rafiki Power,認為在解決當地問題時,不能僅以統計資料勾勒該國家的真實樣貌。目前在全球倡議組織「Power For All」從事研究工作,認為現在「重新歸零」,再次梳理未來發展方向。

邱彥錡:沒有做不到,只有多想要

撰文/張采晴

「JumpStart」是邱彥錡的第二次創業,希望透過JumpStart培育系統,讓學生能更清楚職涯方向接軌業界。邱彥錡曾從事管顧業與物流業,以及創業進行陌生來電辨識服務「WhosCall」,不斷挑戰更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周威成:假設每個人都複利10%,之後的影響將無可限量

撰文/黃婕瑜

周威成大學畢業後,決定脫離舒適圈,走向自己的熱情,選擇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的交通工具設計系攻讀,追求並執行長久以來對於交通工具與藝術設計的夢想。在四年的求學過程中,體會到美國父母鼓勵失敗的風氣,與台灣有所差異。畢業後與朋友創立了Innovart Design Inc.重視科技、藝術、商業三方的跨領域結合,成為美國新創公司中的一顆新星。

邱星崴:碰觸世界與這方土地

撰文/王亮心

邱星崴就讀台大社會與清大人類所時,與許多的人一樣,是在外讀書的遊子,在求學路程中,不但漸漸了解新竹這塊土地,更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苗栗南庄。認為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是不可或缺的。

張智翔:「不冒險是最大的風險」–不斷突破自我的作夢者

撰文/李柏諺

張智翔學生時期的創業失敗經驗為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發現自己對商業經營有極大興趣。畢業後看到家鄉父母種植芒果的辛勞,想一起幫助農民,而開始從事網路電商──果物配,儘管充滿熱忱卻遭受許多阻礙與挫折,但他不懷疑自己的決定,認為創業跟化學實驗一樣,失敗就再來一次。勉勵學弟妹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而不要被自己的科系限制。

許又仁:在極端值裡得到真正的進步

撰文/王亮心

許又仁從農業好玩的一面出發,也反省到教育過程中經常用很窄的觀點去做事情。要探索與解決真實的社會問題必須跨領域,也不是只有一個人可以完成。勉勵學弟妹要有面對挫折與失敗的勇氣,摔跤的時候要能夠很快地爬起來往前走。

莊凱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用心即有用力的方向

撰文/潘又禎

從解決農家的困境為出發點,造就了「大山北月」。從原本油漆斑駁、充滿垃圾的校舍,翻新成全新的樣貌,期間也不斷拜訪農家,雖然屢次受挫但仍不放棄,尋找問題的癥結點並克服,農民也願意與大山北月合作,共同推廣在地、有價值的產品。

陳泓維:當個開拓者,做自己想做的事

撰文/陳映辰

陳泓維是清大住宿書院第一屆的學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必須自力更生的書院風氣影響了他。成立開門工作室,來到老舊市場,如拼拼圖般整合各方的資源,進而達到價值提升。「想讓在地變得更好」的信念支持著他,也不忘提醒在地耕耘的同時,一定要做好溝通,了解當地,不能用高姿態看待在地議題。

陳映妤:有意識地做事,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撰文/馮嘉慧

陳映妤在學時期與朋友合作「故事旅社」,看見許多大學生上的想法與動力。畢業後,在柬埔寨工作一年,之後在英國進修碩士。她希望可以繼續做國際線記者,耕耘更多國籍遷徙與強迫遷移等議題。這個領域需要更多人的投入,但必須仔細意識自己在做什麼,才能將熱情與動力化成更實質、更有意義的行動。

陳偉誠:翻轉傳統產業,不一樣的木炭工廠

撰文/楊智堯

陳偉誠轉化自家傳統產業,研發出可用於日常生活的木酢液,並透過電子商務將商品銷售至全台灣,扭轉木炭工廠的未來。過去在科管所修課時,以實驗精神,透過理論加實務的實踐,讓公司有跳躍性的改變與成長。

彭仁鴻:在家鄉找到自己的路──不斷向前行的地方創生

撰文/楊智堯

彭仁鴻在家鄉致力發掘當地文化與地方創生,是一條無止盡的路。深蹲四年,逐漸受到愈來愈多人肯定與認同,但也發現地方創生人才短缺。因緣際會在東吳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協助同學找到自我優勢與定位。期許自己能做好在地經理人的角色,建立城鎮品牌,讓更多人進來。

謝宗震:讓資料驅動世界往更好的未來邁進

撰文/張采晴

謝宗震看見資料科學的潛力,秉持商業行為要能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信念,創立DSP智庫驅動,致力於建立「Data for social good」,利用資料分析的力量讓社會變得更好。

蘇元瑜:找到自己「為什麼」想要學習,成就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撰文/陳映辰

蘇元瑜與兩位夥伴共同創立了We school,反省台灣實作教育的不足。多方嘗試之後,認為創意、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要從小開始培養。從做中學,能讓學生重拾對學習的興趣,進而找到自己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