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冒險是最大的風險」–不斷突破自我的作夢者
張智翔 「果物配」 創辦人/化學系畢
採訪/李柏諺

「那晚,陪著張智翔一路闖來創業的夥伴語重心長的對他說,我們要不要回台積電工作……」這個場景成了張智翔心中最深刻的一個畫面…… 清大化學系畢業、清大碩士畢業,再來投身台灣科技業。這條路看似前程似錦,平坦又開闊,是許多清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的道路。然而,張智翔給了一個否定的答案,當時的他覺得「台灣不缺一個竹科工程師,台灣缺少的是有勇氣去開創給下一代一個新興產業的人」,而這句話也伴隨著張智翔走過創業這六年來的風風雨雨。 一個邀約,就此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 大三那年,室友的一個邀約開啟了張智翔的創業之路。但成功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成功那麼容易,大家也不會去珍惜那得來不易的成果了。這次的失敗卻為他之後的成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這次的經驗中,他學習到了什麼是被拒絕的勇氣,並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去學習如何與他人對話,學習如何將自己商品的優勢發揮出來。經過了這一次的創業,張智翔發現了自己對於商業經營有著極大的興趣,此後,他便積極的去選修經濟、管理、統計…等相關系所的課程,並憑藉著自己對於創業的熱忱參加了全國商業大賽(ATCC)及國際青年創業領袖(YEF),一路闖進了決賽。這一連串的歷練與成果使張智翔更有勇氣去開創與描繪自己夢想中的天地。 畢業後,看個家鄉父母種植芒果的辛勞,張智翔遂升起一股想要幫助台灣農民,希望能幫他們把辛苦種植的水果以合理的價格販售出去。於是,結合了自己想從事的網路電商,果物配──就在這個氛圍中誕生了。然而,現實總是像一道又一道的巨浪席捲而來,無情的澆熄想要改變的熱忱,眼看著公司的資本快被消耗殆盡,面對著創業夥伴一個一個的離去,他卻憑著自己的一股傲氣突破了這些阻礙,找到了自己產品在市場上的定位。張智翔說,或許也跟他樂觀與專注的個性有關,當時的他覺得人跟人之間的差異沒有很大,沒有什麼是突破不了的,憑什麼其他人可以成功自己不行。他說覺得自己也滿幸運的,在那段摸索期有Whoscall共同創辦人鄭勝丰的幫助與輔導,因為這些幫助與努力使的果物配得以走到現今的高度—台灣最大的水果電商。 建立屬於自己的護城河 擁有著4、5百家水果供應點是張智翔為果物配打造的護城河,張智翔說讓自己成為無法被他人輕易取代的存在是創業最重要的事,唯有打造自己的護城河才能為了自己的下一步奠定厚實而良好的基礎。而如今果物配也將邁向下一個里程碑,積極的攻佔不同的市場,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在清大的校園中看見「它」的影子,張智翔笑著說:「可能喜歡創業的人都是勞碌命吧!」永遠閒不下來,永遠都在尋找新的點子來改善或突破現有的困境,但也因為這樣才能在這巨變的世界裡佔有一席之地。 所有的選擇,都會是對的選擇 很多人可能會問化學系畢業,然後選擇從事水果電商的方向作為自己的創業目標,是否覺得有點可惜?張智翔自己也說了,其實當時他在化學系的指導教授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他父母一開始也都滿反對的,甚至一開始創業的時候,他還三過家門而不入。但張智翔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的決定,更不後悔當初選擇了化學系,他說做化學實驗其實跟創業的過程是一樣的,做化學實驗時,你要不停地觀察、假設進而去驗證,失敗了那就再來一次,其實創業也是一樣,你需要觀察市場對於產品的接受度,進而去慢慢的改善。化學系培養了張智翔對事物的好奇心,他說他到現在依然喜歡著化學,但給他從新做一次選擇的機會,他還是會毅然決然的踏上這條艱辛的創業之路。 張智翔覺得大學的課業固然重要,但你能不能藉由這四年的大學生活去找到你真正喜歡的東西,這才是最應該藉由大學的資源去探索到的。他給清大學弟妹的建議是,去多方接觸你所沒有碰觸過的領域,發散地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後就會慢慢的匯聚,你就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想追求的是什麼,你的人生不會在這四年就被定義,不要因為自己的科系就限制住了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